新冠疫情對環球及本地經濟均造成前所未見的衝擊。儘管外貿環境在內地經濟迅速復元的帶動下好轉,加上金融市場活動暢旺,令香港經濟部分環節開始改善,但不少面向消費者的行業的經營狀況仍然困難。 勞工市場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繼續受壓,但情況在期內較後時間隨着疫情改善已趨向穩定。經季節性調整後失業率上升至7.2%,是2004年以來最高。青少年失業情況值得關注,15至24歲人士的失業率高達15.6%,失業人數35,500人。失業青年中,應屆畢業生約佔10,400人。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和資歷尚淺,剛畢業的新鮮人在逆轉的經濟環境中尋找工作會比較困難。 只要香港疫情受控,經濟活動有望進一步恢復動力。隨着疫苗接種計劃的開展,在市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疫情的威脅冀可逐步減退,有助紓緩勞工市場的壓力。 創職位 助就業 為紓緩疫情下的失業情況,政府較早前已在防疫抗疫基金預留66億元,在兩年內於公營及私營機構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的職位,涵蓋擁有不同技能及學歷的人士。在已創造的職位中,約10,000個是特別為應屆畢業生和青年人而設。除青年人以外,創造職位計劃亦兼顧基層的需要,當中超過四成屬較基層職位。 截至2021年2月底,已開設了約31,000個職位(包括約15,800個於政府開設的職位及約15,600個於非政府界別開設的職位)。當中超過18,000個已入職,而餘下約13,000個職位的招聘工作已展開或將於短期內展開。 鑑於疫情持續,失業情況惡化,政府於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再額外撥款66億元,開設約30,000個有時限職位。我們會積極推動此計劃。 加入政府 服務社會 與此同時,政府多管齊下吸引有抱負,有理想,以及有志服務社會的青年人加入政府工作。加入公務員行列對青年人和畢業生一直具吸引力。作為香港最大的僱主,政府會繼續致力招聘新人以填補因流失及新增服務需要而出現的空缺。在2017至18年度到2019至20年度,合共超過34,000人獲聘為公務員,當中逾六成年齡30歲或以下。年輕求職者可以考慮於提供不同職業領域選擇的文職職系,以及六個紀律部隊部門的紀律部隊職系發展他們的事業。 在2020至21財政年度,共有超過10,000個公務員職位空缺。這些空缺涵蓋文職及紀律部隊職系,涉及約60個局/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