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社署籲停止轉發鑽石山謀殺案影片

更新選舉界別順應創科發展大勢

完善選舉制度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訂的《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完善特區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堵塞現行選舉制度的漏洞,還社會安寧,聚焦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並按香港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優化制度,吸納更多創科領域聲音,助力香港創科發揚光大。我堅定支持完善選舉制度的決定,並會繼續和特區政府同事全力落實本地立法工作。   人大常委會上星期通過決定後,我和團隊馬不停蹄跟接近90個創科相關團體,包括業界商會、學會、本港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機構、創科公營機構、初創團體等舉行了六場解說會,與會團體普遍支持有關決定,認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是順應業界發展勢態,與時並進,對香港未來及創科發展有莫大裨益。   與時並進、均衡參與   隨着科技發展,新領域、新模式應運而生。以科技創新界取代資訊科技界,是切合時宜,情理兼備,順應創科發展大趨勢,涵蓋更具代表性及更廣泛的科技範疇,亦符合香港近年的發展。資訊科技是整個創科界中的一個範疇,以科技園公司為例,資訊及通訊科技只佔園區公司總數三成多,園區尚有更多公司專注其他科技範疇如電子、生物醫藥、物料及精密工程及綠色科技。另一創科旗艦園區數碼港情況亦是如此,近1,700家初創和科技公司當中,750家以上從事智慧生活範疇,另有近400家是金融科技公司。   現有資訊科技界制度是在20多年前訂立,大家都知道,在創科界發展而言已屬跨幾代,創科界除了資訊科技,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電子商貿等相繼冒起甚至日趨成熟,而這些都跟香港經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有與會者直言,過時的制度未能均衡反映創科界的聲音,他們都非常支持今次修訂選舉制度,形容是一個好開始!   此外,有不少團體代表指過去資訊科技界選民資格標準為人詬病,選民只需要是法例規定的專業團體會員,但入會門檻五花八門,登記制度標準不一,容易造成各種問題,如今新出台的科技創新界修訂不但做到均衡參與,廣泛反映產業發展;利用團體票涵蓋業界及從業員等各階層的利益之餘,亦有助業界討論更加聚焦,並增加專業性聲音,這點我也非常認同,由團體選民選出較現行制度,不論縱向各個階層及橫向各個創科領域,均有效平衡廣泛代表性與專業性,亦有助日後能更好地梳理界別意見。   有業界朋友在席上分享內地科創方面的新產業發展、技術合作、標準制定都能快速推動的經驗,我深有同感,完善選舉制度有助擺脫以往政治議題掩蓋一切,令往後立法會討論更加聚焦,有利於創科發展的工作盡快出台,促進香港創科高速發展。   有科研機構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代表跟我說,前年社會運動期間,他們擔心在大學的實驗室會遭到「裝修」、盲目破壞,日夜派同事輪流看守實驗室,亦有優秀的科研人才因而離開香港,今次修訂有助穩定社會發展,有利於匯聚人才,更有利於香港科研領先地位。   優化制度後,科技創新界在選舉委員會佔30席,一半由合資格選民團體選出,另一半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香港院士提名產生。這批重量級科學家,以往在政治騎劫專業的環境下未必有條件鼓勵他們發聲,但在完善制度後,我相信科研界翹楚的參與,有助政策設計更到位,香港能更好地抓住國際創科浪潮、把握「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龐大機遇,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重回正軌、再創高峰   政治爭議拖了香港的後腿,但幸好有大家近幾年持續不斷的努力,本港創科生態日趨蓬勃,由2014年初創公司數目約1,100家增加至現時約3,400家,總融資額由約12億元上升七倍至2019年的約100億元。如至今已孕育出八隻獨角獸企業,包括全球最高市值的AI獨角獸企業。發展蓬勃亦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創科職位,最近幾份人力顧問的薪酬報告都指,網絡保安、電子商貿、金融科技等行業對人手需求殷切,而科學園及數碼港早前舉行的網上招聘會,分別就提供逾2,400個及超過1,300個職位空缺,數目創歷年新高,創科人才非常渴市,可見本港創科發展極具潛力,我們更加需要一個有利於創科發展的穩定環境,讓更多創科潛力轉為現實,為香港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完善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後,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清除障礙,還大家生活安寧,讓行政及立法關係重回良性互動正軌,更重要是為了你我的下一代,建構長治久安的社會,更美好的創科未來,讓香港加速邁向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以上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4月5日在面書專頁發表的文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05/20210405_142646_8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稅局發出逾260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62萬份2020至21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網上報稅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   《2021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落實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包括寬減2020至21年度100%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上限為10,000元。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年度報稅表,稅務局會在評稅時作出寬減。   今日至7月2日,稅局電話查詢熱線187 8022星期一至五的服務時間會延長至晚上7時,星期六的服務時間則為上午9時至下午1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3/20210503_113353_1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接受申請

勞工處今日公布,發還產假薪酬計劃即日起接受僱主申請。   自去年12月11日起,《僱傭條例》訂明的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透過此計劃,僱主可以報銷形式申請發還已支付予僱員的第11至第14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上限為每名僱員80,000元。勞工處已委聘代辦機構協助推行此計劃。   申請發還產假薪酬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其一,申請所涵蓋的僱員須由申請人僱用,並符合《僱傭條例》訂明享有產假及產假薪酬的資格。   其二,僱員已放取產假,而申請人已向僱員支付全數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   其三,僱員於去年12月11日或之後分娩。   其四,已支付予僱員的新增四個星期產假薪酬不曾、也不會獲其他政府撥款支付或補貼。   僱主支付僱員全數法定產假薪酬後,可透過發還易網站直接遞交申請。僱主也可在該網站下載申請表格,或前往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香港黃竹坑道8號South Island Place 2樓204室計劃服務處索取申請表格。   查詢可致電2636 635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01/20210401_122442_7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