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社署籲停止轉發鑽石山謀殺案影片

拓綠債銷售 鞏固金融樞紐地位

慧琼主席(民建聯主席李慧琼)、Holden(立法會議員周浩鼎)、Bernard(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元山(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黃元山)、張毅委員(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綠色醫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張毅)、潘建邦先生(中石化(香港)油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建邦)、各位嘉賓、各位線上線下的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高興出席由民建聯工商專業聯舉辦的百川系列論壇,給各位朋友介紹一下特區政府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工作,和當中為工商專業界別帶來的機遇。   正如慧琼主席剛才所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見的大變局,地緣政治形勢相當複雜。但難得環球各國對一個議題卻還有很大共識,這就是應對氣候變化。不少國家和地區都表示要轉型向低碳社會,並提出碳中和的目標,帶動經濟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創造更多綠色經濟機遇。   國家十四五規劃裏提出了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目標,正如剛才慧琼所說,力爭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特區方面,我們亦力爭於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   世界銀行去年發出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一段時間,低及中等收入國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基建投資資金需求每年會達到15,000億至27,000億美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引領國際資金去支持這些低排放活動以及相關的基建投資,服務實體經濟向綠色轉型。   事實上,我在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已經提出發展綠色金融,推出債券資助計劃和綠色金融認證計劃,向合資格的綠色債券發行機構提供資助,鼓勵他們使用香港這個金融服務平台和相關的專業服務。我們同時亦推出了上限為1,000億元的政府綠色債券計劃。   去年5月,香港的金融監管機構成立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由金融管理局和證監會聯合領導,協調金融業應對氣候和環境風險。小組去年底發表了策略計劃,從六個方面豐富香港相關的金融生態系統,包括提升相關人才的技能和把握內地綠色發展帶來的商機,發展香港成為大灣區的綠色金融中心。   而特區政府在2018年設立我剛才所提及的政府綠色債券計劃,實在相當成功。我們在2019年5月發行首批共十億美元綠色債券,以及今年2月發行的第二批共25億美元綠色債券,兩次均獲大倍數超額認購。後者更是全球最大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色債券,其中30年期債券是亞洲最長年期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綠色債券,也是特區政府至今所發行最長年期的債券。綠色債券深受環球投資界歡迎,顯示香港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擁有由安排銀行、法律顧問,以及外部評審機構等金融中介和專業服務機構所組成、比較完備的生態鏈,是發行綠色產品的首選平台。   事實上,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越來越蓬勃,而且參與者和產品都越趨多樣化。去年,即2020年,香港安排和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達12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的發行人是首次在香港發債。這亦反映了香港的融資和專業服務平台深受綠色金融產品的發行人和投資者歡迎。   為了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我在今年預算案提出會繼續發行政府綠色債券,在未來五年因應市場情況我們會再發行合共約1,755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這樣做可讓我們有更大的空間嘗試擴大這類綠債發行的貨幣品種,除了美元、歐元,還可以發行人民幣綠色債券,亦可以豐富這些項目的種類、發行的模式和渠道。多謝立法會批准,在7月的時候通過決議案,將發綠債計劃的借款上限由1,000億元提升至2,000億元,並涵蓋更多不同項目而不限於政府工務工程,為更多綠色項目提供資金,使這些具環保效益的項目能早日完成,惠及市民。我們也正籌備在今個財政年度發行綠色零售債券,全力推動全民參與和支持,進一步把低碳經濟理念擴展至社區不同層面。   此外,今年預算案我們將先前推出的資助計劃整合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企業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支出和聘用外部專業評審服務的開支,鼓勵更多金融及專業服務提供者,以及外部評審機構在香港設立據點,同時亦吸引更多企業利用這個計劃在港發債。   同時,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在今年7月公布它下一階段工作重點,包括氣候相關披露和可持續匯報,尤其是將國標跟歐洲標準對接、探索碳市場機遇,以及成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統籌各持份者在培訓、研究和政策制訂等方面的工作,並建立一個資源、數據及分析工具的知識庫,進一步助力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   我們一直努力推動更多內地機構利用香港來融資和使用我們的專業服務,為綠色和可持續項目融資及認證,並以大灣區及「一帶一路」項目為我們的重點。我們很感謝深圳市人民政府會於今個月在香港發行不超過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並會在交易所上市,發行期限為兩年期、三年期及五年期,其中三年期及五年期的債券是綠色債券。這是首次有內地市政府在香港發債,有助香港債券市場以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我們會優化市場發展的基建配套和增添動力,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大灣區內成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成為綠色企業和項目籌資、融資的首選平台。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在過去兩年,香港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和其他挑戰,社會經濟經歷重重波折,不過我們的金融體系在困難時期亦持續表現出非凡的韌力和穩定性。《香港國安法》令香港社會恢復安全穩定,也讓國家安全在特區得到保障。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重回正軌,落實「愛國者治港」,讓香港由亂轉治後,步進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特區政府在上星期發布《香港營商環境報告:優勢獨特 機遇無限》,通過系統地鋪陳不同實質數據、客觀事實,明確闡述了香港未來發展的亮麗前景,讓外界對香港的實際情況和最新發展機遇,對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有更充分和全面的了解。   香港昔日的成功、今日的發展,以至未來的機遇,都繫於國家對我們堅實的支持。特區政府會全力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有關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內容,更好地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繼續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鞏固香港作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   最後,我祝願這次論壇圓滿成功,在座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大家。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0月4日出席百川系列論壇:綠色經濟高峰會的致辭全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10/20211004/20211004_134242_03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稅局發出逾260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62萬份2020至21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網上報稅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   《2021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落實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包括寬減2020至21年度100%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上限為10,000元。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年度報稅表,稅務局會在評稅時作出寬減。   今日至7月2日,稅局電話查詢熱線187 8022星期一至五的服務時間會延長至晚上7時,星期六的服務時間則為上午9時至下午1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3/20210503_113353_1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接受申請

勞工處今日公布,發還產假薪酬計劃即日起接受僱主申請。   自去年12月11日起,《僱傭條例》訂明的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透過此計劃,僱主可以報銷形式申請發還已支付予僱員的第11至第14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上限為每名僱員80,000元。勞工處已委聘代辦機構協助推行此計劃。   申請發還產假薪酬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其一,申請所涵蓋的僱員須由申請人僱用,並符合《僱傭條例》訂明享有產假及產假薪酬的資格。   其二,僱員已放取產假,而申請人已向僱員支付全數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   其三,僱員於去年12月11日或之後分娩。   其四,已支付予僱員的新增四個星期產假薪酬不曾、也不會獲其他政府撥款支付或補貼。   僱主支付僱員全數法定產假薪酬後,可透過發還易網站直接遞交申請。僱主也可在該網站下載申請表格,或前往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香港黃竹坑道8號South Island Place 2樓204室計劃服務處索取申請表格。   查詢可致電2636 635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01/20210401_122442_7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