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重塑區議會法案刊憲 明日首讀

專業有序落實小班教學

自2009至10學年起,政府在公營小學逐步實施小班教學,目的是通過小班的教學策略促進課堂內的互動,有利多元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教育局一直採用務實和靈活的方式,有序地推展小班教學。至今,全港約八成公營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   持續支援 專業領航   為支援實施小班教學的學校,教育局一直致力提供不同類型的專業發展活動,包括建立學習社群、工作坊、經驗分享會等,協助教師釐訂適切的小班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能。此外,我們亦為新近加入小班教學行列的學校提供到校教師發展工作坊,協助教師了解小班教學的原則,掌握相關教學策略。   釐清目的 消除誤解   隨着小學適齡學童人口近年開始逐步下降,業界有意見認為教育局應全面推行小班教學,並進一步調低小班學校的每班派位標準班額,以解決人口下降所引致的縮班問題。然而,我們必須強調小班教學是一種教學策略,透過課堂上的教學組合或分組,帶動學習的多樣化及效能,目的是優化學與教。若將小班教學與減少每班人數掛鉤,又或者視小班教學為處理學童人口下降的一項對策的話,實在曲解了小班教學推行的原意、有違初衷,而這想法亦非專業的考量。   務實靈活 推行有序   小班教學作為一項恆常優化學與教的措施,當中一個尤為重要的考慮,是要確保有關學校網內有足夠學位應付需求才全面推行小班教學。雖然預計全港適齡學童人口將會下降,但各學校網學位供求的情況不盡相同,年與年之間亦存在一定波動。推行小班教學涉及下調每班派位人數,如在仍有殷切需求的個別學校網推行小班教學,或需開辦額外班級。根據最新的課室供應推算,我們預計在未來數年尚有學校網因沒有足夠空置課室加開所需的額外班級而未能符合條件推行小班教學。因此,我們作小班教學的長遠規劃時實在不能草率,或因學童人口下降便輕言全面實施。   資源有限 應當善用   本屆政府已累積投放約135億元經常開支以推出一系列改善措施,致力提供優質教育。推展小班教學的步伐,須考慮對公共資源帶來的壓力。推行小班教學涉及下調每班派位人數由30人減至25人,若全港全面實施小班教學,即使假設有足夠空置課室加開所需的額外班級,每年所需的開支必會大幅增加。有鑑於資源有限,我們必須小心評估推展小班教學涉及的額外經常性開支,並平衡各項教育措施的優次,確保政府的資源用得其所,持續優化香港整體教育的質素。   另一方面,小班教學的每班25人標準班額,仍較一些其他先進地方的平均班額理想,進一步降低標準班額的建議亦缺乏學與教理據支持。因此,我們並無計劃下調小班教學的標準班額。值得強調的是,將推行小班教學作為避免學校縮班的策略,實有違善用公共資源的基本原則。我們應先集中調撥資源,讓尚未實施小班教學的公營小學逐步實施。事實上,在資源許可的情況下,我們在2021至22及2022至23學年已經分別安排了11所學校加入小班教學的行列。   專業規劃 穩步推行   優化學與教是我們推行小班教學的目的,以及往後的工作方向。小班教學正按既定政策穩步推行,我們會繼續檢視個別學校網的學位供求情況、網內有否足夠空置課室加開因全網實施小班教學而需要的額外班級,以及當中涉及的額外資源,並會繼續與仍未推行小班教學的公營小學及其辦學團體保持聯絡,鼓勵學校作好準備,以期在條件許可下盡快落實小班教學,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大禆益。   (以上是教育局副秘書長杜潔麗10月12日在局方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10/20211012/20211012_150346_53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稅局發出逾260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62萬份2020至21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網上報稅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   《2021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落實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包括寬減2020至21年度100%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上限為10,000元。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年度報稅表,稅務局會在評稅時作出寬減。   今日至7月2日,稅局電話查詢熱線187 8022星期一至五的服務時間會延長至晚上7時,星期六的服務時間則為上午9時至下午1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3/20210503_113353_1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接受申請

勞工處今日公布,發還產假薪酬計劃即日起接受僱主申請。   自去年12月11日起,《僱傭條例》訂明的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透過此計劃,僱主可以報銷形式申請發還已支付予僱員的第11至第14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上限為每名僱員80,000元。勞工處已委聘代辦機構協助推行此計劃。   申請發還產假薪酬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其一,申請所涵蓋的僱員須由申請人僱用,並符合《僱傭條例》訂明享有產假及產假薪酬的資格。   其二,僱員已放取產假,而申請人已向僱員支付全數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   其三,僱員於去年12月11日或之後分娩。   其四,已支付予僱員的新增四個星期產假薪酬不曾、也不會獲其他政府撥款支付或補貼。   僱主支付僱員全數法定產假薪酬後,可透過發還易網站直接遞交申請。僱主也可在該網站下載申請表格,或前往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香港黃竹坑道8號South Island Place 2樓204室計劃服務處索取申請表格。   查詢可致電2636 635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01/20210401_122442_7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