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為甚麼物流公司老闆適合網上貸款?

香港民主發展前景光明

立法會換屆選舉依法有序順利完成,合共90個議席的代表在激烈的競爭中選出。衷心祝賀各位當選人,也摯誠感謝每一位踴躍投票的市民,以及參與這次選舉的人士、助選團和工作人員。   這次選舉有着重大意義:這是落實《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是新選舉制度的成功實踐,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很多有心有力、來自不同階層、界別或專業背景的人士,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比拼,開啟了香港良政善治的新局面,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打下堅實基礎。   回顧歷史,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在我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前不久,英方才以推動政改為名,企圖延續其在港的影響力。回歸祖國後的香港才真正開啟民主的新紀元。從制定「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到《憲法》和《基本法》全面構建香港特區的民主制度,中央政府始終支持香港特區民主向前發展,並為此在過去作出三次重大努力。對上一次是在2014年,為實現行政長官普選訂定路線圖。只可惜這個令香港政治體制民主成分進一步增加的建議,最終被所謂的民主派議員否決了。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外部勢力企圖牽制、甚至遏制中國發展的行徑變本加厲,香港面對的內外環境日趨複雜,圍繞香港民主發展的鬥爭更為激烈,最終在2019年被亂港者以修例風波為藉口,觸發了黑暴衝擊,根本性地觸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危害國家及香港的安全。   面對外國政治勢力的侵擾禍害,中央果斷制定及實施《香港國安法》,讓社會由亂轉治,回復穩定的環境,並為民主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上星期日的立法會選舉的拉票、投票活動得以順利安全舉行,已是明證。   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以及要求公職人員宣誓,是從制度上鞏固「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實,讓香港的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讓管治體系能聚焦照顧市民大眾的利益,杜絕外國代理人進入體制、利用香港作為損害國家及香港利益的平台、為外國服務的可能。   完善選舉制度,擴大了香港社會均衡有序的政治參與,增強了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的代表性,維護香港社會整體和根本利益。此舉亦促進行政和立法機關之間的良性互動,破解立法會內部長期對抗、空轉的困局。落實行政主導,開啟良政善治,使特區政府和各界都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或許有些迷信西方式民主的人,仍然質疑香港正穩步發展的民主制度,甚至有外國政客借這次立法會選舉批評及抹黑香港的民主實踐,企圖矮化香港的民主發展,並以此作為牽制中國發展的把手。事實上,中國的民主實踐與體制優勢,令人民生活日趨改善和滿足感提升,這正正突顯着西方制度已變得僵化與失效,無力化解民眾實際生活困難的困局,在承受着越趨沉重的本土政治壓力下,他們只想透過轉移焦點來逃避責任。   外國的例子不時告訴我們,政黨輪替無法解決競選時政客作出種種承諾,但上台後卻不兌現的情況。漸漸的,選民的實際需要及訴求、社會的發展利益,都會被忽略甚至在政治角力中被犧牲。面對社會的各種矛盾和深層次問題,西方式民主制度已顯得無力應對,不但令各種問題日趨嚴峻、社會差異嚴重擴大,甚至加劇了民粹主義的抬頭。   其實,民主不應只重量,更需要重質,發展過程重要的同時,真正的衡量指標其實是民主發展的結果:能否切實地滿足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換個方式來說,投票時、過程中的民主只是民主體現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民主運作的結果:只有人民都真正受益於民主發展,生活持續改善,這樣的制度才能獲得廣泛民眾的堅實支持。   國家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並實踐着全過程民主。國家的民主制度發展特色,是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優化了民主過程,有選舉、也有協商,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透過全過程民主,在投票時點之外,政府的決策與施政都能發揮着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發揮着共商大事、聽取意見、同心合力的無比力量。   國家體制與管理的模式,讓國家持續穩步發展,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民眾生活有着實質改善,並朝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前進。穩定,是發展的基本條件;維護安全是穩步發展的基本前提。   國家的體制與管理、《憲法》與《基本法》共同建構的框架,為香港民主制度發展訂下了原則和發展路徑,讓香港順利回歸祖國、讓香港經濟保持繁榮發展,更是讓香港民主制度能穩步前進的根本指引。可以肯定的說:我們必須堅持走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道路,充分維護一國利益才有空間讓兩制靈活發展。有穩定的社會和經濟環境,香港才具備空間和資源、按實際情況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主制度。   在全面貫徹準確落實「一國兩制」和「愛國者治港」原則之下,香港民主發展前景光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在結語中的一段為我們注入更強大的信心向前邁進: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已經取得巨大成功,顯現出強大生命力和制度韌性。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既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管理好、建設好,也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管理好、建設好,並把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實際情況的民主建設好、發展好。」   讓我們齊心合力,為已重回正軌的香港、為更美好的明天奮鬥!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2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12/20211222/20211222_141936_16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稅局發出逾260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62萬份2020至21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網上報稅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   《2021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落實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寬免,包括寬減2020至21年度100%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上限為10,000元。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年度報稅表,稅務局會在評稅時作出寬減。   今日至7月2日,稅局電話查詢熱線187 8022星期一至五的服務時間會延長至晚上7時,星期六的服務時間則為上午9時至下午1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5/20210503/20210503_113353_1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接受申請

勞工處今日公布,發還產假薪酬計劃即日起接受僱主申請。   自去年12月11日起,《僱傭條例》訂明的法定產假由10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透過此計劃,僱主可以報銷形式申請發還已支付予僱員的第11至第14個星期的法定產假薪酬,上限為每名僱員80,000元。勞工處已委聘代辦機構協助推行此計劃。   申請發還產假薪酬必須符合四項條件。其一,申請所涵蓋的僱員須由申請人僱用,並符合《僱傭條例》訂明享有產假及產假薪酬的資格。   其二,僱員已放取產假,而申請人已向僱員支付全數14個星期的產假薪酬。   其三,僱員於去年12月11日或之後分娩。   其四,已支付予僱員的新增四個星期產假薪酬不曾、也不會獲其他政府撥款支付或補貼。   僱主支付僱員全數法定產假薪酬後,可透過發還易網站直接遞交申請。僱主也可在該網站下載申請表格,或前往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分區辦事處、香港黃竹坑道8號South Island Place 2樓204室計劃服務處索取申請表格。   查詢可致電2636 635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4/20210401/20210401_122442_7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