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9月,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重塑區議會法案刊憲 明日首讀

四新冠疫苗接種站明投入服務

政府明日起增設四個新冠疫苗接種站,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日到其中一個接種站視察準備工作。她表示,半歲至三歲幼童的疫苗接種率仍不理想,呼籲家長盡早安排子女接種。   楊何蓓茵到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視察後表示,該接種站規模較小,由兩個貨櫃組成,一個用作接種新冠疫苗,另一個則為登記處,站內有空調,環境舒適,戶外設等候空間和供殘疾人士使用的斜道,與大型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相同。   除了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位於鰂魚涌康怡廣場辦公大樓、屯門置樂花園和中環雪廠街的三個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同於明日投入服務。   楊何蓓茵說,政府會採取更靈活和更具成本效益的策略提供疫苗接種服務,在人流暢旺的地點設立更多接種點,方便市民接種。另一個新增的社區疫苗接種站設於黃大仙廣場,下月12日開始運作。   她指,經過數月努力,當局成功大幅提升70歲或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其第三劑疫苗接種率由三個月前約46.8%增至現時約67%;此外,三歲至11歲兒童第二劑疫苗接種率由約58.6%提升至現時逾70%。    然而,80歲或以上長者、半歲至三歲幼童的疫苗接種率仍不理想,前者接種率現為71%,後者截至昨日接種率約16.8%。她呼籲家長盡早安排子女接種疫苗。   政府設專題網站,詳列疫苗接種地點、預約、查詢熱線等最新資訊。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29/20220929_124948_24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國泰與有光科技合作推出先進對話式AI 提升數碼客戶體驗

國泰一直致力開發新科技,為客戶在日常生活、旅途上及不同數碼渠道提供多項選擇,帶動他們在人生旅途上一路前行。近年引進的新科技包括AI聊天機器人,讓乘客和貨運客戶查詢航班狀態、更改訂位和網上購物時,能夠即時收到回覆。 國泰就對話式AI制訂發展藍圖,致力利用最先進的語言AI技術進一步優化顧客的數碼體驗。是次與有光科技合作開發的全新對話式AI,將有效提高其聊天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針對客戶查詢提供更精準的回覆。 隨著旅遊需求回升,國泰預計客戶服務的通話和聊天流量將有所增加。其中,就計劃疫情後的旅遊查詢更於過去數月內迅速增長。另外,國泰留意到客戶溝通模式上的轉變,相比傳統的客戶服務熱線,客戶現時傾向轉用WhatsApp和微信等數碼渠道,以獲得即時回覆。隨著國泰繼續恢復更多航班運力,其數碼渠道最近幾個月的使用率每月增長達10%至20%。 要構建一個能為客戶提供卓越數碼體驗的AI聊天機器人,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需要收集大量高質數據訓練及調教聊天機器人,以便它能夠理解客戶發問的內容和原因,並給予適當的回覆。這類訓練通常非常耗時和昂貴,並需要專人擔任「AI訓練師」(AI Trainer)細閱歷史數據及與客戶的互動,再人手提取、清理和注釋適用的數據,將其回饋給聊天機器人進行學習。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國泰和有光科技開發市場上首個「對話式AI訓練平台」(訓練平台),成功利用AI技術訓練聊天機器人。訓練平台利用Callinter(有光科技產品)分析機器人與客戶的所有互動,包括語音通話、即時聊天、微信和WhatsApp對話,自動將這些數據分成不同類別作進一步處理,及由專人批核後,交由聊天機器人學習。 國泰預期新系統能將訓練聊天機器人所需的時間縮短一半,意味著四至六周的常規學習週期將縮短至一至兩周。另外,平台能夠收集更多訓練數據,並提高其探索新領域的能力,有助提升聊天機器人回覆的準確性。 國泰數碼及資訊科技總監方逸翔表示:「國泰植根香港超過七十年,一直致力支持有光科技等本地科技初創公司共同創新,提高我們的數碼領導力,從而實現我們成為全球最佳服務品牌之一的願景。今次開發對話式AI技術是我們與初創公司攜手合作,發展互利的合作關係,並為客戶帶來利益和優質服務的最新例子。」 有光科技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溫豪夫博士表示:「有光科技是一家本土AI公司,成立的使命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多語言AI技術,以產生

新冠患者增逾三千七人

本港新增3,703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089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614宗;另有208宗輸入個案。   各有一間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錄得陽性個案,共三名院友染疫,四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388間學校呈報503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410名學生和93名教職員。七間學校個別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七天,另有一間特殊學校須全校暫停面授課一周。   醫院管理局公布,14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另新增四名患者危殆,現時共37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檢測個案,以及何文田、將軍澳、赤柱、屯門和鴨脷洲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65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政府明日將於南區鴨脷洲邨和樂富橫頭磡邨重開流動採樣站,位於葵涌石蔭東邨的流動採樣站會延長服務至本月30日。   鑑於油尖旺、南區、九龍城和屯門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28/20220928_170447_92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辦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第二屆大會首個香港分論壇

(香港,2022年9月28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首度主辦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ISTIF)香港分論壇,匯聚頂尖學者、專家及業界代表,一同探討香港生物醫藥產業的獨特優勢,以及如何推動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科技園公司十分榮幸能夠主辦首個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的香港分論壇。亞洲的生物醫學科技的潛力龐大,而我們看到,基因研究協助醫學上的突破,近年,基因研究對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起了重大作用。我們與各界行業領袖、學術和政策領導者緊密聯繫,建成一個獨特的創科生態圈。在過去五年,園區的生物科技公司的數目已翻了三倍。我們期待匯聚來自香港、大灣區和亞洲各地的優秀人才,一起用科技來實現更美好的未來,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一連兩日的會議今天展開,香港分論壇與廣州主會場同步連線,廣州現場觀眾亦可即時收看及參與發問。香港分論壇以「基因工程與生物醫藥」為主題,舉辦主題演講及討論會,多名嘉賓就研轉產、科研發展及融資角度等多方面交流及分享真知灼見。今天活動獲政府官員、學界翹楚及業界領袖鼎力支持,透過結合「官產學研」的協同力量,培育更多創科人才,攜手在香港打造世界級的生物醫藥科技生態圈。 ISTIF是一項創科界年度國際盛事,自2020年起舉辦首屆大會,由博鰲亞洲論壇主辦,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組委會承辦。ISTIF提供一個政商研跨界別對話與合作平台,以促進國際科技創新交流,並協助實現聯合國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提出的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hosts-first-ever-hong-kong-session-at-the-second-conference-of-istif-of-boao-forum-for-asia  

本港錄三千多宗新冠本地個案

本港新增3,47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93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2,537宗;另有193宗輸入個案。   六間安老院舍共18名院友染疫,54名院友列為密切接觸者。   學校方面,418間學校呈報699宗陽性個案,患者包括599名學生和100名教職員。21間學校共24個班別暫停面授課堂七天。   醫院管理局公布,六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另新增八名患者危殆,現時共43人危殆。   因應多宗陽性檢測個案,以及赤柱、大埔、將軍澳、何文田和大圍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80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政府明日將於赤柱馬坑邨和青衣長亨邨重開流動採樣站,位於柴灣興民邨和薄扶林華貴邨的流動採樣站會延長服務至本月29日,而位於葵涌運動場硬地足球場的流動採樣站本月30日起改設於興芳路遊樂場硬地足球場。   鑑於葵青、北區和西貢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27/20220927_164649_84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大埔海濱公園辦親子露營活動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1月12日、13日舉辦「歡樂公園Happy@Parks」系列活動「親子營敍星光下.大埔海濱公園」,參加者可在公園指定草地體驗親子露營和各式活動的樂趣。   親子營首日活動包括風箏製作及同樂、草地滾球、參觀花海和香港回歸紀念塔等,晚上會有星空導賞、民歌同樂、昆蟲屋遊歷等。翌日上午舉辦漫步自然生態徑、樹木定向、親子遊戲等。   親子營只接受家庭報名,最少二人,最多四人,須包括家長和至少一名18歲以下參加者。   報名表格明日至10月7日在各區康樂事務辦事處派發,康體通和自助服務站也接受報名。報名人數若超出限額,10月18日會抽籤分配名額。活動費用全免,市民也可即場報名參加。   查詢可致電3183 902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27/20220927_112808_51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默克建立合作 推動香港生物科技創新及數碼醫療發展

(香港,2022年9月20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與專注研發的全球領先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Merck)正式簽署共同培育計劃(Co-incubation)協議。默克致力推動創新,以改革醫療保健的未來,是次合作為其首個在香港的共同培育計劃,將加速專注於數碼醫療方案的生物醫學科技初創企業發展,並透過推動數碼醫療進一步為人類帶來貢獻。 隨著病人、醫療服務供應商及其他持份者日益對治療過程數碼化的需求增加,科技園公司和默克藥業將攜手為初創企業創造嶄新研發機遇,引領創新數碼方案,當中包括但不限於數碼療法、可穿戴式電子設備、人工智能(AI)藥物研發等,以應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均致力利用科學影響生命和健康,我們旨在匯聚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及帶來突破的人才。是次合作計劃為孕育突破性理念提供理想環境,涵蓋從科研到產品推出市場並產生積極影響等不同階段,以達至香港成為世界級生物科技中心的願景。」 默克香港董事總經理余文慧表示:「香港的創新潛力無窮,而數碼醫療的創新趨勢正在重塑未來的醫療。身為一間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相信好奇心能夠推動人類進步,並持續透過數據與數碼科技驅動創新。透過各項支持、導師計畫以及共同培育計畫,我們致力於培養與推廣最好的初創公司,以強化未來的數碼醫療解決方案。我們期待看到這個計畫能產出令人振奮的創意想法,進而造福有需要的病人,對於更廣泛的社群產生正面的影響。」 該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將充份利用科技園公司的創科生態圈,以及默克龐大的投資者及策略夥伴網絡,以加速全球初創將數碼醫療產品商業化的進程。默克將提供深入的行業見解,並協助高潛力初創與默克創新中心的戰略夥伴及不同業務部門建立連繫,共同探索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 香港擁有蓬勃的生物科技生態圈,亦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為是次共同培育計劃提供強大後盾。合作計劃將在科技園公司現有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下運作,可為初創企業提供高達600萬港元的融資及其他投資機遇,更可連結科技園公司的生物醫藥群組及使用科學園的實驗室設備,將創新意念轉化成商業成果。計劃同時獲科技園公司的轉化研發所支持,這個橫跨生態圈的平台專注於加速將生物醫藥科研轉化成具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從而推動醫療保健的改革轉型。 是次合作亦顯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有機會在其他領域作進一步合作,例如智能

新冠本地個案回落至約五千四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本港新增5,459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以及135宗輸入個案。七名患者離世,其中六人未完成新冠疫苗接種。   本地個案中,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34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111宗。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職系)關慧敏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一名兩歲的確診男童情況危殆。他本月19日快測陽性,並有咳嗽、流鼻水和高燒,經指定診所轉介至急症室就醫。   男童入院後出現抽筋症狀,轉至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並以藥物和儀器維持維生指數。電腦掃描顯示他有腦水腫,疑患上急性壞死性腦病,院方已處方抗病毒藥物治療。   今年疫情至今,本港逾11萬名11歲以下人士感染新冠病毒,其中九人離世。關慧敏指出,因兒童遵守抗疫措施的能力較成年人低,染疫風險較高,家長應盡快帶同子女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其抵禦能力。   另外,青山醫院智障精神科男病房一名護士本月16日確診。病毒檢測發現該院另有三名男患者確診,院方正調查個案之間的關連。   院舍方面,防護中心表示六間安老院和四間殘疾人士院舍有12名院友受感染,55名院友須接受檢疫。   589間學校呈報1,007宗陽性個案,廿多間學校共32個別班別須暫停面授課堂。   因應多宗陽性個案,以及葵涌、將軍澳、柴灣、東涌、長沙灣、大圍、九龍灣的污水樣本檢測呈陽性,65個指明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荃灣梨木樹邨的流動採樣站明日重開,樂富橫頭磡邨和青衣長宏邨的採樣站則會延長服務至周四。   鑑於油尖旺和元朗區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20/20220920_164933_27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四公務員職系招聘展開

政府擬於2022至23年度招聘55名政務主任、220名二級行政主任、四名二級助理貿易主任和15名二級運輸主任,即日起至下月7日下午5時接受申請。   所有符合相關入職條件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均可投考,正修讀大學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也可提交申請。各職位的入職要求載於公務員事務局網頁和政府一站通網頁,政務主任的招聘詳情可瀏覽專題網站。   自本年度起,政府取消政務主任入職條件所列在港居住至少滿七年的規定,申請人只須符合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的要求便可投考。   此外,應徵上述四個職位的人士均須參加《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並取得及格成績,才獲考慮聘用。   除網上遞交申請外,應徵者可於公務員事務局網頁下載申請書,或向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諮詢中心、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工業貿易大樓1樓詢問處索取。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17/20220917_120403_76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提防偽冒特首訪談詐騙廣告

行政長官辦公室近日在一些網上新聞平台和社交媒體發現偽冒行政長官訪談的詐騙廣告,該辦公室澄清從未發出或授權任何相關廣告,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切勿向不明來歷的網站提供個人資料。   行政長官辦公室今日發表聲明,指近日在一些網上新聞平台和社交媒體發現載有行政長官姓名、新聞圖片的詐騙廣告和網頁,誘使使用者點擊,繼而連接到可疑交易平台。   該辦公室嚴正澄清,從未發出或授權任何相關廣告,行政長官也從沒有接受有關廣告聲稱的所謂訪問,當中的內容全屬虛構。   行政長官辦公室呼籲市民,切勿透過該等廣告登入任何可疑網站,或向不明來歷的網站提供個人資料。事件已轉交警方跟進。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16/20220916_143440_63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卓永興視察建築廢物預約收集服務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到葵涌光輝圍視察「好好斗」建築廢物預約收集服務的宣傳活動,了解服務的運作並為環境保護署同事打氣,期望署方繼續加強推廣該服務,提升香港整體環境衞生和市容。   為改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情況,環保署去年展開由業界主導的小型裝修工程建築廢物收集及回收先導計劃,為裝修活動提供方便、省時、有效益的建築廢物收集服務,至今涵蓋九龍和新界共十個地區。區內的裝修師傅和市民可透過「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預約收集建築廢物,從源頭減少非法棄置。   在回收基金的支援下,回收商採用集運和回收分類安排以減省運輸和棄置成本,只按量收取服務費,每公噸可回收惰性建築廢物71元、每公噸需棄置非惰性建築廢物200元。   截至8月,環保署已進行逾18,000次外展探訪,到正進行裝修的處所接觸裝修工程承辦商、物業管理人員、市民等,又致電逾1,800個裝修工程承辦商推介服務。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16/20220916_124533_47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盧寵茂:新冠絕非流感 不容輕視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網誌表示,2019冠狀病毒病絕非如季節性流感般輕微,前者平均死亡率約0.6%,高於後者的0.1%。此外,新冠病毒傳播力較流感強,病毒變異快,免疫逃逸能力強,部分患者會有後遺症,兒童染疫後更出現較多併發症和死亡。   他強調,有人單以今年5月至今新冠死亡率0.1%與流感的平均死亡率比較,企圖說明新冠疫情發展至與流感相若,是以偏概全,誤導市民輕視新冠疫情,且不利精準抗疫。   以下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9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堅持用數據說話是客觀、科學,但利用數據說話則可能是主觀、偏誤。   新冠肺炎是否如流感般輕微,死亡率(確診個案中死亡個案所佔的比例)確是其中一個指標數據,而要比較兩種不同疾病死亡率,必須以同等方法定義。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一直以國際標準提供總體或年度數據分析,從新冠疫情開始或由今年初第五波疫情Omicron爆發至今,本港確診病例總數接近157萬宗,超過9,500人死亡,平均死亡率約0.6%,這是鐵一般的事實、改不了的數字,以此與歷年季節性流感平均死亡率的0.1%作比較,是最為恰當而有一定的可比性。   有人認為衞生防護中心統計數據,應排除第五波初期Omicron疫情最嚴重時的死亡數字,而單單以今年5月至今新冠死亡率為0.1%與季節性流感平均死亡率的0.1%作比較,這是犯了嚴重選擇性偏誤,無視數千新冠死者的不幸,而誤導市民輕視新冠疫情。大家可別忘記,若以蘋果對蘋果作比較,同期(即今年5月至今),本港流感死亡率其實是零!   確實,分析數據要精準也要客觀,同為呼吸道病毒感染,新冠與流感死亡率同樣會因病毒變異而改變,可減也可加,而社會的免疫屏障也會隨着時間減退。正如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上月在一個記者會上表明︰「全球新冠疫情已由BA.5病毒株主導,死亡數字四星期間已上升35%,全球每周有15,000名確診新冠患者死亡,這是不可接受的,很多人說我們要學習與病毒共存,但我們絕對不能與不斷上升的入院和死亡數字共存。」   除了死亡率外,許多事實及指標數據均說明新冠疫情並非如季節性流感般輕微:   (一)新冠病毒傳播力較流感強,感染人數多,Omicron病毒株傳播力更強,過去兩年多,全球包括香港以口罩和嚴厲社交距離措施,防了流感卻防不了新冠。   (二)新冠病毒變異快,而免疫逃逸能力強。季節

鄧顯權任葵青民政事務專員

政府宣布,葵青民政事務助理專員鄧顯權明日接替鄭健,出任該區民政事務專員。   鄧顯權2008年加入政務職系,曾於前食物及衞生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保安局、勞工及福利局工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12/20220912_150418_27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冠本地個案增約八千九宗

本港新增8,904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2,236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6,668宗;另有129宗輸入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說,九龍城環球護老院、深水埗杏林護老院各有一名院友受感染,共八名院友須接受檢疫。   學校方面,三間中學個別班別多名學生染疫,防護中心建議暫停面授課堂一周。   新呈報死亡個案11宗,患者年齡介乎46至95歲,醫院管理局相信其中六人的死因與感染新冠病毒有關,其餘五人則未必有關或屬不確定。   張竹君表示,陽性個案數字近日似有回落跡象,但仍需時觀察疫情走勢,包括Omicron變異病毒株BA.5亞系個案所佔比例是否已到頂峰,以及中秋長假期後疫情會否反彈。   鑑於九龍城、深水埗和元朗部分屋邨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11/20220911_165636_22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麥美娟訪香港青少年軍總會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到訪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參觀總會的訓練設施和中秋主題活動。她表示,該局向民間成立的青少年制服團體提供恆常資助,以支持有關團體加強訓練青少年的領導才能、推廣正面價值觀。   麥美娟先聽取香港青少年軍總會主席陳振彬簡介總會的最新運作情況,其後參觀大樓內的內務訓練室、家政室、障礙訓練場等多元化技能訓練設施,了解青少年成員的恆常訓練,並欣賞青少年成員的花式隊列表演。   適逢中秋節,總會今日的菁英恆常訓練以中秋節為主題,讓青少年透過認識中國傳統節日了解國家和中華文化,從而培養國民身分認同。麥美娟觀看青少年成員參與燈籠紮作。   麥美娟表示,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希望和棟樑。特區政府一直為青年發展進行大量工作,為青年的健康成長和發展設定政策目標。   民青局透過恆常資助,支持民間成立的青少年制服團體為青少年提供非正規教育和訓練活動,該局自2022至23年度起便向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提供資助,希望該會積極支持青年工作,為青少年舉辦多元化活動。   結束行程前,麥美娟與總會代表和青少年成員交流,聽取他們對青少年工作的意見。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10/20220910_143238_48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安心出行新功能便利市民登記檢測

政府宣布,「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新增檢測登記碼功能,讓巿民預先填寫個人資料,以簡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登記流程,減省在檢測點現場輪候和登記的時間。   「安心出行」最新3.4.2版本已於各大流動應用程式平台上架,巿民更新程式後即可獲取檢測登記碼。   檢測登記碼操作簡易,市民預先填寫檢測時所需的個人資料後,系統會自動生成用戶專屬的二維碼,並將加密的二維碼儲存於用戶流動電話的「安心出行」程式。市民只須在程式填寫資料一次,日後接受核酸檢測時可重複使用同一個二維碼。   持有檢測登記碼二維碼的市民在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採樣站準備接受檢測,或因應限制與檢測宣告接受強制檢測時,只需向工作人員出示二維碼供即場掃描,便可取代人手登記資料的程序,減省時間,也減少雙方接觸。   政府強調,獲取檢測登記碼純屬自願性質,檢測登記碼的登記資料只會儲存於用戶本人的流動電話,不會自動備存或傳送到任何政府或其他系統。二維碼資料經加密處理,確保只有政府提供的掃描器才可解密讀取。   查詢可致電2626 3066,或到港鐵站流動支援站尋求協助。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09/20220909_142622_90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推動數碼警政及培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9月6日)— 香港警務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聯手探索合適的科技解決方案及培育創科人才,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警政服務,並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香港警務處將與科技園公司於未來三年在五個範疇,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地理資訊系統、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擴增實境以及搜救行動等應用科技,共同探討創新方案,而創科公司會為警隊研發度身訂造方案,並可在實際場境中驗證及於虛擬平台STP Platform作數據測試,有助科研產品的試行。雙方希望藉是次合作帶動更多機構應用創新科技及共同培育有潛質的創科公司,同時亦為市民提供更佳的警隊服務。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亦有出席並見證簽署儀式,他致辭時感謝警隊與科技園公司的團隊對香港創科發展作出的承擔和努力,並期待有更多政府部門與創科界合作,攜手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及創科事業的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警務處是首個政府機構與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培育創科人才。他希望是次合作有助帶動社會上更多行業善用科技,加快智慧城市發展。科技園公司會繼續擔當創科推動者,連繫各界持份者攜手帶領創科向前,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及落地應用,建立蓬勃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致辭時指出香港警隊作為最大的政府部門,一直積極支持政府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政策。在推動創新科技策略方面,警隊除了在內部鼓勵創科文化及培育創科人才之外,亦積極聯繫業界、學術界等不同界別,期望政府能與各界共同締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具備優質軟件及硬件支援的創科生態系統,透過共同合作產生協同效應達至多贏局面。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過去二十年一直與各界合作,拓展香港創科生態圈,積極配合政府的創科政策。科技園公司與超過250間私營機構合作,包括銀行業、建築業及交通運輸業等,推動科技應用及人才培育,今年更將合作計劃推展至政府機構,鼓勵更多公、私營機構應用科技,同時為創科公司提供科研產品試行的機會。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the-hong-kong-police-force-and-hkstp-signs-mou-to-drive-digital-policing-and-nurture-it-talent

中大學生團隊揚威亞太機械人大賽 代表香港再度摘冠

(香港,2022年9月4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機械人團隊於8月21日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2022」線上比賽,力壓來自世界各地的強隊,第二次為香港奪得金牌獎座,可見中大在機械人及創新教育達世界頂尖水平。 中大機械人團隊早前於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主辦的「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22」奪冠,取得代表香港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又名亞廣聯亞太地區大學生機械人大賽)的資格。是項國際賽事由2002年創辦至今,中大團隊已五次(2016、2019、2020、2021及2022年)代表香港晉身決賽,2019年更成為首支贏得冠軍的香港隊伍。今屆賽事於印度新德里以線上形式舉行,雲集12個國家及地區合共13支大專院校勁旅。 中大工程學院院長 黃定發教授 表示﹕「中大工程學院一直致力培育新一代專業人才,再次揚威地區和國際大賽是一眾學生對機械工程設計努力不懈的成果,更加印證香港工程教育已達到世界級水平。學生勇於接受挑戰,並以創新方案提升機械人的功能及表現,我對此引以為傲,並冀盼中大工程學生繼續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中大機械人團隊隊長、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畢業生 葉俊華 ,已先後五次帶領師弟妹出戰亞太區大賽。他對奪冠感到喜出望外,認為是隊友努力不懈的成果。他表示:「團隊的每位成員對機械人編程和設計都充滿熱誠。雖然過程中,我們經歷過多番測試失敗,隊員間又有意見分歧,但各隊員仍不眠不休、全力以赴調整機械人的速度和穩定性,大家的目標一致,培養出的默契和友誼難以言喻。」  香港科技園公司 STP Platform 總監 霍露明博士 表示:「香港中文大學機械人團隊的佳績,展示香港大專生極具創科潛能。香港科技園將繼續與本地世界級的高等學府攜手培育未來領袖,為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作出貢獻。」 改良機械設計為致勝關鍵 今屆大賽的主題為「神速之塔」,靈感源自印度南部的傳統遊戲Lagori。各參賽隊伍需設計兩款機械人並分成兩隊——進攻方及防守方。當中大作為進攻方時,需於限時內擲球擊倒並重疊由海綿色塊組成的「Lagori」圓塔,分數以成功擊倒並重疊的海綿色塊數目計算。當敵隊作為進攻方,而中大作為防守方時,中大隊伍需擲球攻擊放置在場內四個不同方位柱子上的球,成功撃倒所有球,可縮短敵隊重疊色塊的時間。 中大團隊今次致勝的關鍵是成功改良機械人的設計。他們利用

康文署辦中秋綵燈展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周三至下周一在維多利亞公園、東涌文東路公園、大埔海濱公園舉辦中秋綵燈展,多組燈飾增添節日氣氛,並賀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歡迎市民前往欣賞。   康文署表示,此次活動亮點是維多利亞公園的《圓月故事》綵燈光影展,燈組由本地建築師施琪珊及其團隊創作、設計和統籌,製作則由中國對外演出有限公司連同自貢海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並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港澳台辦公室特別支持。光影展結合四川自貢綵燈的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講述中秋節的故事,並促進本港與四川的文化交流。   《圓月故事》由三個月亮球體組成,高3至4.5米,呈現滿月、山巒和兔子,配合燈光顏色和亮度的變化,展示月兔相融的溫馨場景,展期至本月25日。   維園還展示多組不同主題的璀璨燈飾,包括由本地紮作藝術家許嘉雄創作、約高七米的雙星伴月慶團圓大型綵燈,以及由中小學學生親手製作的花燈、以駿馬和明月為題的大型走馬燈、12星座綵燈、懷舊燈籠等,帶出歡樂氣氛。   東涌文東路公園的燈飾則以「花願‧樂園」為題,以滿園花海配合林鳥、小熊貓等五個綵燈組,營造色彩繽紛的樂園。   大埔海濱公園以「團圓月‧月圓願」為題,設置大型走馬燈和許願紙鶴、紙船、孔明燈造型的綵燈,寓意人月兩團圓。   此外,本地藝術家羅曉騰以擁抱為概念創作的光影藝術裝置《無間擁抱》正於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展出,展期至本月25日。作品中,兩隻兔子面對面站立在水池上,四周伴以心型燈箱,透過光影效果帶出「零距離的擁抱」。   上述場地的亮燈時間為每日下午6時30分至晚上11時,本月10日中秋節當晚的亮燈時間將延長至凌晨。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05/20220905_154555_62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慎防偽冒社署短信

社會福利署呼籲市民提防一則聲稱由該署發出、有關提領防疫補助津貼的虛假電話短信。署方澄清沒有發出該短信,已將事件轉交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社署接獲市民查詢指收到有關短信,內文所載網址https://shukunj.com/可連結至偽冒的社署網站。   署方表示,市民如曾向上述網站提供個人資料,應聯絡警方。   查詢可致電社署熱線2343 2255。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05/20220905_162214_12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香港分會場圓滿舉行

(香港,2022年9月1日) —  由創新科技署主辦、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合辦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香港分會場,今日(九月一日)於香港科學園圓滿舉行。多位權威學者、公共服務、企業及獨角獸的代表,以及政府代表,就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發展作深入討論及交流,有超過230位參加者親身到場參與,接近120萬人次透過網上直播觀看。約有30家研發平台和企業參與互動展區,標誌著香港正迅速發展成為環球人工智能創新及發展樞紐。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是每年一度的全球頂尖人工智能高峰會,今年以「智聯世界 元生無界」為主題,香港分會場與上海主會場活動同步舉行。 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像致辭時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奠定祖國發展為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目標,更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的機遇。他表示,特區政府會發揮好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為香港、為國家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代表孫東局長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會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秉持「以結果為目標」的理念,完善創科生態圈,及豐富人才庫。 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致歡迎辭時表示,感謝大會邀請香港舉辦分會場,她說:「滬港之間,在創新及科技方面,已經建立了兩地政府科技部門、以及兩地科技機構之間的交流及合作平台。這次參與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也體現了這個共同目標。」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科技園公司非常榮幸能夠與創新科技署合辦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香港分會場,展示香港的人工智能創新成果及培育的人才,以及證明人工智能在數碼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的角色,為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增長打好基石。」 香港分會場的主題演講涵蓋了人工智能行業的宏觀發展,以至芯片的設計和人才培訓等。其中一場專題討論聚焦「虛實智生-香港智慧城市新世代」的主題,邀得香港機場管理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港鐵公司和商湯科技的代表分享他們的見解;另一場專題討論則以「數智共創-締造智能產業時代」為主題,由Amazon Web Services、英矽智能、Lenovo和思謀科技多名業界領袖進行討論。此外,政府

觀塘紅磡33人違強檢公告

政府在早前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觀塘凱匯第3座和紅磡半島豪庭1座採取執法行動,檢查共624名受檢人士的檢測結果證明,其中33人違反強檢公告,當局已向他們發出強制檢測令。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及轄下部門和庫務署今早分別到凱匯第3座和半島豪庭1座展開行動,警方和衞生署也有參與。他們派員到大廈出入口查核受檢人士的檢測證明,行動先後於上午10時30分和11時結束。   當局檢查凱匯第3座282人、半島豪庭1座342人的檢測結果證明,分別發現15人和18人違反強制檢測公告,當局向其中十人和四人發放定額罰款10,000元通知書。   政府會繼續嚴格執法,確保所有受檢人士遵從強制檢測公告。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04/20220904_123230_70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紅館演唱會事故調查繼續進行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就早前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演唱會期間發生的嚴重事故,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正與業界商討改善措施;他又祝願受傷舞蹈員早日康復。   楊潤雄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勞工處與警方從法例方面調查演唱會事故,康文署專責小組則就技術問題找出肇事原因,從而防止危害從業員安全情況再次發生,該署正就改善措施與業界進行商討。   他又說,大家都不願見到事故發生,政府一直關心受傷舞蹈員情況,希望他早日康復。   防疫抗疫方面,楊潤雄表示,當局從整體角度探討怎樣做好有關工作,做任何決定都要考慮不同方面。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04/20220904_105946_14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粵港深設專班磋商逆向隔離方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李家超向廣東省領導提出「逆向隔離」方案,建議擬赴內地人員先在香港隔離,再以閉環方式進入深圳,以符合內地「7+3」隔離規定。粵方和深方支持此建議,同意設立專班商討細節。   李家超今日在香港與廣東省、廣州市和深圳市政府領導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合作事宜,取得多項成果。他會見傳媒時表示,粵港同意強化合作機制,會設立13個粵港合作專班,涵蓋防疫通關、北部都會區、南沙方案、創新及科技、金融、商貿、青年就業創業實習、推進法律及爭議解決、航運及物流等重點合作範疇。港方會由專責司局長牽頭參與專班,盡快與內地對接以展開工作。   被問及「逆向隔離」的實施細節時,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目前傾向在河套隔離設施設立試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會帶領保安局、醫務衞生局在專班上與粵方針對兩地疫情管控要求磋商檢測標準、閉環方式等事項,確保「逆向隔離」人士前赴內地時已符合「7+3」要求。各方達成共識後,會按程序報批實施新措施。   另外,李家超指北部都會區專班會專門商議北部都會區的推進、溝通和協調事宜,以期加強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和交流,發揮協同效應。   他又提到穗港會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南沙發展。特區政府全力支持南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為香港自身和行業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至於深港合作,雙方梳理現有合作基礎後重整架構,成立19個專班,涵蓋科技創新、金融、商貿、青年就業創業、前海等領域。港方會由司局長帶領專班,盡快與深圳對接並開展工作。   李家超續說,在《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特區政府支持和配合前海繼續發揮先行先試功能,推出更多政策突破。特區政府也會促進港深兩地基建、制度等軟硬件的聯通,把握前海現代服務業樞紐帶所帶來的機遇。   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方面,特區政府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短期內會聯合發布18項新措施,便利香港創投和私募基金跨境業務發展,鼓勵基金善用前海平台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龐大機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9/20220901/20220901_151459_37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