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契約修訂個案22宗

第三季契約修訂個案22宗

地政總署公布,土地註冊處今年第三季註冊22宗契約修訂及兩宗換地個案,其中五宗不涉及補地價;土地交易所得的地價收入總額約18.865億元。

 

24宗土地交易中,六宗位於港島、14宗位於九龍、四宗位於新界,不包括小型屋宇個案。季內沒有私人協約方式批地。

運輸署籲提防偽冒易通行虛假網站

運輸署籲提防偽冒易通行虛假網站

運輸署呼籲市民提高警覺,留意網址為「https://hketoll[.]shop/hk」和「https://hketollo[.]cc/hk」的偽冒「易通行」虛假網站,企圖欺騙收件人付款及騙取其信用卡資料。

 

運輸署表示,事件已交由警方跟進。車主如需在網上補交隧道費,必須登入「易通行」網站或流動應用程式。

 

市民如接獲不明來歷短信,切勿登入可疑網站或提供個人資料。查詢「易通行」事宜可致電3853 7333。 

涉工地事故承建商投標資格暫停

涉工地事故承建商投標資格暫停

因應昨日在何文田建築工地發生的致命工業事故,發展局今日按規管機制暫停涉事承建商競投工務工程的資格。

   

涉事承建商乃發展局認可公共工程承建商名冊內的承建商。發展局已向涉事承建商發出通知,即時暫停其工務工程建築類別投標資格,承建商須進行獨立安全審核,檢視其安全管理系統。

 

承建商須按獨立安全審核結果提交改善方案並落實改善措施,待局方審視和確信其具備有效安全管理系統,才會考慮恢復其投標資格。

 

暫停投標資格的規管行動同時適用於已經投標但尚未批出的工程合約。

 

發展局表示,政府十分重視工地安全。勞工處正調查該宗工業事故並會依法處理;發展局會因應調查結果,按需要對涉事承建商採取進一步規管行動,包括延長暫停投標資格的期限,甚至從認可名冊除名。

南海I號揭開海上絲綢之路謎團

南海I號揭開海上絲綢之路謎團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介紹「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展覽內容。

 

「南海I號」出土的文物數量龐大,接近18萬件(套),其中瓷器約16萬件(套),鐵器凝結物124噸,開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船上有大量被學者稱為「廣東罐」的醬釉陶罐,香港也有不少遺址出土「廣東罐」殘片,尤以九龍城宋皇臺聖山遺址為多,反映香港自宋代起已是貿易航線的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佔一席位。

 

以下是發展局局長甯漢豪10月1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附短片):

 

出土文物與考古遺址看似靜默無語,但從它們身上的蛛絲馬跡,卻能超越時空,訴說歷史遺留下來的故事。由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辦的「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現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展出,呈現宋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繁盛景象,也扣連粵港澳地區於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角色。今次,我邀請了古物古蹟辦事處同事為大家介紹展覽內容。

 

南海I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 體積最大 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

 

古蹟辦總文物主任蕭麗娟介紹,一艘中國宋代商船默默地躺在廣東台山與陽江交界20多米深的海床達八百多年,在1987年被發現,2007年考古人員將沉船整體打撈出水,現時船隻存放於陽江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沉船打撈出水和全面發掘之後,考古人員對船上裝載的貨物作仔細觀察和研究,透過文物提供的線索,一步一步打開「南海I號」的出航時間、航行路線、前往目的地、沉沒前最後離岸港口等謎團。

 

蕭麗娟表示,「南海I號」是迄今全球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整、體積最大,而且年代較早的遠洋商船。船上載有大量外銷瓷器、手工藝製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眾多金銀銅貨幣。船上還有大量肩部印有文字和紋飾的醬釉陶罐,這些陶罐一般被學者稱為「廣東罐」。誰料到這些用作儲物盛酒、又毫不起眼的「廣東罐」,為研究「南海I號」航線及最後離岸港口,開闢嶄新視角!

 

從醬釉陶罐發現香港是宋代貿易航線中轉站

 

研究人員把「南海I號」船上出土的醬釉陶罐,與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宋代文化層發現的「廣東罐」作對比,發現兩者非常相似。蕭麗娟指,宮署遺址在宋代是廣州知州官署,官署內的公使酒庫遺址,出土大量與酒有關的印文醬釉罐,其器型、釉色和印文與「南海I號」部分醬釉罐極為相似;再將佛山南海多個窰址出土的同類醬釉罐作聯繫和對比,經深入研究後,證實這些醬釉罐都是南海諸窰的產品,從而推斷廣州是「南海I號」最後離岸港口。而香港也有不少遺址出土同類醬釉「廣東罐」殘片,其中尤以九龍城宋皇臺聖山遺址為多,反映香港自宋代以來,是貿易航線的中轉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中扮演一定角色。

 

出土文物數量龐大 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

 

「南海I號」出土的文物數量龐大,接近18萬件(套),其中瓷器約佔16萬件(套),鐵器凝結物有124噸,開創中國單個水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在云云16萬件瓷器中,一件福建德化窰白釉雙繫罐,底部有墨書「鄭尽金記直癸卯歲次」字樣。研究人員考證,「鄭尽金」應為南宋時期福建德化三班村的瓷器經營者;「癸卯歲次」便成為研究人員推斷貨船最後出航時間的關鍵線索。

 

癸卯年在南宋曾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淳熙十年,即1183年;第二次是淳祐三年,即1243年。從船上發現最晚年號的銅錢是南宋孝宗時期的「淳熙元寶」(1174 至1189年),結合船上發現至關重要的「淳熙十年」印文醬釉罐,基本上可確定「南海I號」沉沒時間是在1183年或之後不久。

 

船上豐富蘊藏 助重組南海I號旅程

 

「南海I號」的文物在數量、工藝和造型方面,都蘊藏非常豐富的資料,是南宋時期的考古材料中罕見。船上發現的金銀貨幣、鑲嵌金飾和銅鏡,相信產自都城臨安(今杭州)和湖州地區;金器並非兩宋的主流樣式,而是海外流行的款式,推測是半製成品,例如金戒指的戒面,留有鑲嵌寶石的位置,或留待運到海外的寶石產地或集散地後再行加工;來自江西景德窰和浙江龍泉窰的瓷器,大部分經臨安、明州(今寧波)、溫州等地集散和銷售。根據船上貨物的產地,研究人員可重組「南海I號」的旅程:貨船沿漫長的海岸線,自北向南,途經浙江、福建地區,最後在廣州港放洋出海。

 

展期至明年2月 免費入場

 

今次「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共展出255項展品,展期至2025年 2月 12 日,免費入場。我們也藉今次展覽,請來專家和學者在今年11月至明年1月,舉行四場以「南海Ⅰ號」為主題的講座。主講嘉賓包括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專家、「南海Ⅰ號」考古發掘領隊崔勇;長沙銅官窰博物館館長瞿偉;前廣東省博物館館長、現任復旦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峻,以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秦大樹教授。

 

我誠邀大家前來尖沙咀九龍公園的香港文物探知館,參觀這個內容豐富的展覽,細心欣賞船上珍貴的文物,靜靜聆聽「南海I號」守護了八百多年的故事。有關展覽詳情及開放時間請參閱以下網址:https://www.amo.gov.hk/tc/news/index_id_153.html

乘國家發展東風探索天地

乘國家發展東風探索天地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撰文表示,國家把握多項前沿科技,探索太空的有「神舟」、「嫦娥號」、「天宮」,潛入深海的有「蛟龍號」。從前香港學生要接觸、參與這些科技發展可能只在夢裹,但現在本土出產的載荷專家獲選為預備航天員,上蒼穹、下深海,對香港學生而言已不再是夢,而是努力便有可能達成的目標。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0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青年興,則香港興。過去一個月,我出席了兩個不同的青少年活動,向適齡工作的年輕人推介香港的航空事業發展前景;又鼓勵一群中學生把握在學時間,發掘自己志趣。現在國家把握了多項前沿科技,過往在香港學習,想探索上天下海科技的機會渺茫,但如今乘國家發展東風,同學只要肯努力,深度參與科技探索已不再是觸不到的天空。

 

航空事業 前景亮麗

 

運輸及物流局轄下的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一直致力為航空、航運及物流業羅致人才,提供培訓機會。我在9月底出席由該基金資助、香港航天領袖總會舉辦的香港航空職業及教育博覽2024開幕典禮。雖然展覽開幕當天,天文台接連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但亦無阻年輕人了解不同航空職位的熱情。

 

放眼全世界,民航服務是一項持續增長的產業,未來依然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要保持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我們必須提升競爭力,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人才。三跑道系統將於今年年底前投入服務,加上機場城市願景下的各個發展項目相繼落成,香港航空業正是用人之際。當天,不同航空、地勤及相關公司、民航處,以至專上院校都設置了攤位,一站式解說香港航空工作的未來可能,參觀博覽會的青年應該都收穫豐富,我非常期待在機場社區見到他們投入工作的身影。

 

發掘上天下地可能性

 

另外,上周日,我出席了新界區傑出學生選舉頒獎典禮,作為大埔出生、成長與讀書的新界人,這次已是我連續三年出席這個極具意義的活動。

 

出席活動的學生都已在傑出學生選舉中獲得肯定,但我寄語他們不要停下步伐,要繼續多看世界。國家發展迅速,嫦娥奔月、蛟龍入海,從前都只是傳說故事,但現在這些都是中國前沿科技的代名詞。國家有「神舟」載人任務飛船,用來探測月球的「嫦娥號」、「天宮」太空實驗室。還有上個月隨母船「深海一號」科研考察船來港,能潛入深海7,000米的「蛟龍號」。從前香港學生要接觸、參與這些科技發展,可能只在夢裏發生。但現在本土出產的載荷專家亦獲選為預備航天員,上蒼穹、下深海,對香港學生而言已不再是夢,而是透過努力奮鬥就有機會達成的目標。

 

我在與年輕人交流時,亦囑咐他們要多與不同層面的人接觸,如行業內的老行尊與前輩。因為傳承經驗可令大家少走很多冤枉路,同學在聆聽他們提醒的當下可能未必即時領會,但當繼續走人生路,回想起這些提醒可能是醍醐灌頂。我是一位土木工程師,從前經常要在地盤工作,亦曾在不少前線工友身上得到靈感,他們的第一手經驗,教曉我在工程如何可以最有效、最快速解決問題,所以廣交朋友、深交朋友,永遠不會有錯。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日頒獎禮舉行的地點位於科學園,內裏有不少初創企業,那裏也是自動駕駛其中一個研發場景。但沒有過去的基礎不會有今日的發展。我提到今日大家用手機通訊,但我們曾經也是從「call 機」、「fax機」的技術走過來。在求學階段,大家不要忽視傳統知識的重要,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學生,要打好基礎、做足準備,才能走更遠的路。

 

我在兩次青年活動都與不少學生及青年交流,令我更有信心,香港的未來托負在他們手中會變得更美好。我再次祝願香港各位年輕人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找到自己志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兩歷史建築列法定古蹟

兩歷史建築列法定古蹟

政府今日宣布,堅尼地城魯班先師廟和元朗錦田鄧伯裘故居列為法定古蹟。

 

魯班先師廟是香港廣為人知供奉魯班的古廟,始建於1884年,1928年原址重建。廟宇以手工精細的壁畫、灰塑、木雕和陶塑裝飾點綴,屋脊的陶塑由石灣著名花脊店均玉店製造。廟宇獨特的山牆呈梯級形,在香港甚為罕見。

 

自廟宇建成,本地建造業界一直遵從傳統習俗,在魯班誕到廟宇拜祭,傳承建造業獨特的文化傳統。

 

至於鄧伯裘故居約建於20世紀初。已故商人鄧伯裘是錦田鄧族的顯赫人物,對錦田、元朗,以至新界發展貢獻良多,尤其在教育和醫療服務方面。鄧伯裘曾在故居開設私塾,為鄧族子弟提供教育。故居見證錦田的發展和鄧伯裘的成就。

 

鄧伯裘故居為單層長方形青磚建築,並附有三層高更樓,建築結構和裝飾融合中西風格,大部分原有建築構件、飾面和裝飾得以保存。

 

兩座古蹟的詳細資料已上載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

國慶75周年巴士巡遊下周六舉行

國慶75周年巴士巡遊下周六舉行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巴士巡遊將於本月19日舉行,運輸署今日公布巴士巡遊路線

 

當日上午約11時開始,巡遊巴士由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出發,途經歌頓道、英皇道、高士威道、軒尼詩道、菲林明道和龍和道,以民光街為終點,全程約六公里,約30分鐘完成。

 

市民可沿途觀賞,並在最佳觀賞位置例如銅鑼灣軒尼詩道近渣甸街、灣仔金紫荊廣場、終點中環碼頭等地點拍照留念。

 

警方會引領車隊,並視乎現場情況實施交通及人流管理措施。

 

基於安全考慮,如遇惡劣天氣,巴士巡遊將會取消。市民可留意運輸署網頁Facebook專頁,以獲取最新消息。

洪水橋用地雙信封制招標

洪水橋用地雙信封制招標

政府將於下周五以雙信封制方式公開招標出售元朗洪水橋及厦村第39A及39B區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明年3月21日截標。

 

用地為洪水橋市地段第10號,位處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地盤面積約為77,737平方米,指定發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作物流用途,最高樓面面積可達388,685平方米,當中不少於兩成樓面面積建成後須交予政府,日後由政府或政府委託的機構管理和租予受政府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者。

 

政府表示,招標條款已按市場意見調整,地積比率由七下調至五,避免興建地庫所需的建築費影響項目的成本效益;交予政府的樓面面積也由三成下調至兩成,增加發展項目的吸引力。

 

政府會沿用早前新界元朗福宏街與宏利街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的雙信封制招標。投標者須分別提交非價格建議和價格建議,讓政府考慮地價以外的非價格因素,如大樓如何帶動產業發展、如何協助整合受影響棕地作業者等,以揀選最適合的中標者。

 

另外,由於洪水橋和元朗兩幅用地均可作現代物流用途,而市場表示政府應更好安排兩幅用地的推售時間,讓業界和投資者可在同一時段內考慮兩幅用地的策略發展,政府因此宣布延長元朗用地的招標期限至明年3月21日,即與洪水橋用地同日截標。

 

是次招標用地的賣地文件,包括說明陳述、資料說明、投標表格、招標公告、賣地條件及賣地圖則下周五上載地政總署網頁。賣地圖則印刷本同日至截標前在渣華道333號北角政府合署6樓地政總署測繪處發售。招標詳情當日刊憲。

降強拍門檻法例修訂12月6日實施

降強拍門檻法例修訂12月6日實施

政府更新法定強制售賣制度,包括降低強拍申請門檻,以推動企業重建本港老舊失修的私人樓宇,相關修訂條例將於12月6日實施。

 

修訂條例7月18日獲立法會通過,循四個方向更新及精簡法定強拍制度,包括降低強拍申請門檻、便利相連地段的強拍申請、精簡強拍制度的法律程序,以及加強支援受影響的小業主。

   

發展局表示,修例旨在加快私人業權統一以便促進重建老舊失修樓宇,解決這些樓宇的安全隱患和改善民生,同時加強對小業主利益的法律保障。修訂條例的生效日期公告今日刊憲,下周三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另外,發展局轄下的強拍條例小業主專責辦事處及市區重建局的強拍條例小業主支援中心已投入服務。支援中心在專責辦事處督導下,在強拍申請過程中向小業主提供一站式支援,協助他們明白其法定權利。

   

該局會適時尋求立法會批准為土地審裁處提供額外人手資源,以應付因修訂條例實施而增加的工作量,以及設立貸款擔保計劃,由政府提供擔保,協助合資格小業主取得銀行貸款,解決因聘用法律及其他專業人士處理強拍訴訟而引致的現金周轉問題。

國慶黃金周訪港旅客人次138萬

國慶黃金周訪港旅客人次138萬

一連七日內地國慶黃金周昨日結束,入境事務處共錄得約138萬入境旅客人次經各海陸空管制站進入香港,整體旅客入境人數符合預期,本月1日國慶日更創下疫情後通關以來單日入境人次最高紀錄。

 

黃金周期間,內地旅客入境人次約122萬,佔總入境旅客88%。平均每日內地旅客入境人次約17萬,較去年國慶黃金周高約27%,也較今年五一黃金周高約13%。

 

內地旅客入境最高峰日子為國慶日當日,約有22萬內地旅客人次訪港,是疫情後通關以來單日入境人次的最高紀錄,連帶整體訪港旅客數目也刷新單日紀錄。黃金周七日期間最多內地旅客使用的入境口岸為落馬洲支線,其次為高鐵西九龍站。各口岸運作及運輸服務暢順。

 

大型活動方面,本月1日晚上在維多利亞港舉辦的國慶煙花匯演吸引超過33萬人次欣賞,人流管制安排暢順。

 

根據旅遊業監管局資料,黃金周共超過1,050個內地入境旅行團到港,過夜行程佔約80%,涉及旅客約36,000人次,佔整體內地旅客約3%。根據酒店業提供的資料,黃金周首四日整體入住率達到90%。

 

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節慶安排跨部門工作小組欣悉政府和社會各界推出的一系列國慶特別優惠深受市民歡迎。其中,政府資助的「10.1半價睇好戲」累計入場人數達189,000人次,打破去年155,000入場人次的紀錄。

 

陳國基指出,有賴各相關政府部門、機構、業界等群策群力,全力做好準備和應對工作,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各項接待訪港旅客的安排運作暢順。政府會總結經驗,日後進一步優化不同環節,讓節慶期間訪港的旅客有更佳體驗。